《三国演义》原定曹操不是鲍国安,因狂妄被导演换,据传为李保田
还记得《三国演义》中鲍国安饰演的曹操,把曹操的奸机溜滑,诡计多端,争强好胜,独霸天下,知人用人,军事谋略到每个眼神都刻画得栩栩如生。可以这样说,鲍国安就是曹操在世,*无人超越。此后其他人也有演过曹操,但鲍国安=曹操!
1994年,一部长达84集的鸿篇巨著被搬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荧幕,它的拍摄用了四年时间,剧组成员有一千多人,用了三万套服装,六万多件道具,动用群众演员多达四十万人次,而且总投资一亿七千万元,它就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《三国演义》。
《三国演义》剧组的拍摄面临相对较大的问题就是选角,由于剧中诸多人物角色,找到合适的演员出演合适的角色需要一定的时间。很多主要角色在选择的时候不是有争议,就是有不合适,总之进度缓慢。像唐国强饰演诸葛亮在当时很有争议;洪宇宙饰演的周瑜很难选,曹操的扮演者中途被换等。
但是原定出演曹操的演员并不是他。原定一位当红的姓李的演员,因为不试戏被导演换掉,据猜测可能是李雪健,李幼斌,李成儒,李保田。李幼斌较好出名的角色就是2004年的《亮剑》了,1988年李幼斌才拍排名较好部男主角,《三国演义》91年左右筹拍,那个时候的他估计算不上如日中天。
鲍国安原本是中央戏剧学院的专职老师,《三国演义》让他与曹操结缘。其实《三国演义》在筹拍初期,选定曹操的演员并不是鲍国安,而是其他演员。但是这位演员摆谱不去剧组试戏,结果剧组就把他给换掉了。于是,总导演王扶林就把曹操这一角色锁定在了鲍国安身上,并特意到他家拜访。剧组其他演员都是被通知到剧组报到的,可见当时导演对鲍国安的重视程度不一般。
更不可能是李雪健了。李雪健在圈内的关键词就是敬业。不知名小记者采访,在家等着,出门迎接。耳背听不见台词,就把对手的全背了,还说给人添麻烦了。老婆剧组有个小角色需要人客串,他二话不说免费过来帮忙,他当时都是老大的腕儿了,来了把导演都惊了。这种人说他耍名气较大就跟韩国人说汉服是他们的一样简直是扯淡。
鲍国安加入《三国演义》剧组后,被安排到了四人间的宾馆里。由于《三国演义》突出“拥刘反曹”,一般一个阵营的人都会住在一起。当时饰演刘关张的演员住一个屋子,而鲍国安阵营的人经常变动,导致同住一屋的演员三天两头的换人,很影响鲍国安背台词。无奈之下,他只好跑楼道里背去了。这样的情况后来反映给剧组,剧组特意安排了环境安静的房间让鲍国安住下,才解决了问题。
说起来也别把曹操的形象想的那么伟岸,其实历史记载他长得是又矮又丑的,而且他性格也有奸诈阴毒的一面。李保田的形象演曹操也不算很离谱。就是可能曹操霸气的一面不太合拍,李保田太瘦了。但是李保田的演技非常好,说不定能演出一个别样的曹操。
李雪健。当时李雪健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明星级别的演员,他也是剧组较好早确定的出演曹操的排名较好人选。据导演王扶林口述,是因为李雪健不愿意试戏,导致其一气之下换成名气还不大的鲍国安。而据李雪健本人回忆,是因为对曹操这个人物的塑造理念和理解与导演出现了分歧,于是退组。如今看鲍国安的曹操,那真是天花板级的表演,那么如果是名头更响的李雪健曹操,将会是何种境界和风貌呢……可惜历史没有假如,得到也无非此生有缘,错过也只能此生留憾了。
而留给当事人王扶林和李雪健之间的间隙,误会,恩怨只能随风而逝了。